从凌统到傅融:一场关于《如鸢》的审美崩塌与女性向游戏的困局

📋 事件概述
暂无摘要
从凌统到傅融:一场关于《如鸢》的审美崩塌与女性向游戏的困局
在小红书一篇引发广泛共鸣的长文中,一位资深玩家写下这样的感慨:‘当看到傅融活动文案里那句‘普通攻击是持续伤害且能放两种技能的史子眇·赴烛,楼主会喜欢吗’时,我突然意识到——这不是我当初为之动容的《如鸢》了。’
这句看似调侃的游戏描述,却成为压垮许多老玩家情感的最后一根稻草。它源自日本H漫术语,被用于形容男性角色的战斗机制,而这种将性暗示包装成‘梗’的做法,正在让这款曾被誉为‘女性向权谋标杆’的作品逐渐变质。
曾经的理想国:绣衣楼里的女性乌托邦
2023年,《如鸢》以一句‘天命本就该落在女人身上’惊艳登场。游戏构建了一个以广陵王为主角的汉末权谋世界,女性角色不再是陪衬或情感附庸,而是真正掌握权力、运筹帷幄的决策者。她们有政治抱负、有智谋韬略,甚至影响历史走向。
‘那时的绣衣楼像一座女性乌托邦’,一位玩家回忆道,‘每个女性角色都像从历史夹缝里长出的野草,带着鲜活的生命力。’
游戏初期的卡牌文案充满诗意与力量感,如‘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展现了制作团队对女性叙事的尊重与野心。创始人小萌曾在采访中明确表示:‘我们想做真正属于女性的权谋世界。’
崩塌的转折点:从‘熏鸡梗’到高层洗牌
然而,自2024年12月起,一系列争议事件接连发生:
- 活动文案频繁出现‘熏鸡梗’‘司马吉吉’‘吉堡’等低俗谐音梗
- 官方悄然删除‘女性向’标签
- 推出‘夜袭闺阁’‘姐妹争宠’等物化女性的情节设定
- 2023年7月后新入职策划名单中几乎不见女性身影
这些变化并非偶然。有玩家通过招聘信息比对发现,原核心女性策划团队逐步被替换,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男性主导的策划组。一位离职员工匿名透露:‘很多原本坚持女性视角的设计,在新团队接手后被批为“不够商业化”而砍掉。’
资本逻辑下的创作异化
当一款游戏从‘为女性创作’转向‘向女性收割’,其本质已发生根本性偏移。如今的《如鸢》仍保有精美的立绘与动听的配音,但灵魂已然干涸。那些曾让人热泪盈眶的女性群像,正在被‘登味’对白和油腻互动取代。
更令人唏嘘的是,官方以‘独立产品’名义切割《如鸢》与前身《代号鸢》的关系,仿佛在说:过去的承诺不必兑现。
‘我们爱的从来不是游戏本身,而是那些在资本寒冬里坚持女性叙事的创作者们。’
许多玩家选择退游,却依然关注二创社区。在那里,广陵王仍是那个魁梧果决的女子,绣衣楼依旧矗立长安城中——这些散落在互联网角落的‘平行世界’,才是真正的《代号鸢》。
或许只有当女性创作者真正掌握话语权时,这个关于权力与自由的故事,才能重新找回它的天命。
📊 舆论分布
💬 评论区
评论功能暂未开放
敬请期待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