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抽未出吕布,玩家深夜怒怼灵犀互娱:代号鸢卡池机制再陷争议

来源:微博热搜 #48
时间:2025年09月16日 21:01
作者:编辑部
185抽未出吕布,玩家深夜怒怼灵犀互娱:代号鸢卡池机制再陷争议

📋 事件概述

暂无摘要

185抽未出吕布,玩家深夜怒怼灵犀互娱:代号鸢卡池机制再陷争议

近日,灵犀互娱旗下新作《代号鸢》因抽卡机制问题再度登上玩家舆论风口。2025年9月16日凌晨,多位玩家在微博平台集中发声,质疑游戏抽卡概率不透明、保底机制缺失,其中一位ID为“文藝復興_”的玩家连续发布多条微博,控诉自己在游戏内累计抽取185次仍未获得核心武将吕布,情绪几近崩溃。

185抽五保底仅得周忠、王粲?玩家直呼“破防”

据该玩家披露,其在《代号鸢》港服账号(UID:27931625296,ID:姚子木)中,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抽卡,累计抽取185次,触发五个保底,最终仅获得周忠3、王粲1、张闿*1,唯独未能获取当期UP武将吕布。该玩家多次@灵犀互娱官博 及相关运营人员,发出灵魂质问:

“代号鸢你过来来我问问你 185抽了我吕布呢?”

“我真的求你了我真要破防了”

“你睡了吗我睡不着”

字里行间透露出极度的焦虑与不满。值得注意的是,《代号鸢》目前并未明确公布吕布的UP概率及保底机制,而对比其他主流抽卡手游,如《恋与深空》180抽双卡保底、《时空中的绘旅人》160抽混池保底、《未定事件簿》180抽轮替保底,玩家普遍认为《代号鸢》的抽卡设计存在“保底缺失”或“概率模糊”的问题。

抽卡机制成众矢之的,灵犀互娱再陷信任危机

此次事件并非《代号鸢》首次因抽卡系统引发争议。自上线以来,灵犀互娱在多款产品中均采用“高抽卡成本+低保底承诺”的运营策略,虽能短期内提升营收,但长期来看严重损害玩家信任。此次“185抽无吕布”事件,成为玩家情绪爆发的导火索。

在微博评论区,不少玩家表示有类似遭遇:

  • “我160抽都没出,还以为自己非,结果看到有人185抽也没出,心态直接炸了。”
  • “灵犀是不是又在玩‘伪UP’那一套?看着是UP,实际概率压得死低。”
  • “别的游戏保底写得明明白白,你家连个公告都没有,出了问题就装死。”

更有玩家调侃:“作为叠纸玩家时我骂米哈游,作为米哈游玩家时我骂叠纸,作为叠纸玩家时我骂灵犀互娱,作为灵犀互娱玩家时我骂叠纸和米哈游。”此言虽带戏谑,却折射出当前二次元手游玩家群体普遍存在的“跨厂商互喷”情绪,而灵犀互娱正成为众矢之的。

玩家呼吁透明化,行业需警惕“抽卡疲劳”

目前,《代号鸢》官方尚未对此次事件作出正式回应。玩家们普遍呼吁:

  1. 明确公布UP角色概率,杜绝“伪概率”操作;
  2. 设立硬性保底机制,如180抽必得UP角色;
  3. 开通申诉与补偿通道,对极端非酋案例给予合理补偿;
  4. 加强客服响应速度,避免玩家深夜求助无人回应。

从行业角度看,随着抽卡手游市场竞争加剧,厂商为追求利润而不断试探玩家底线,已导致“抽卡疲劳”现象日益严重。当“欧皇晒卡”成为常态,“非酋破防”频上热搜,这不仅损害个体玩家体验,更可能动摇整个品类的可持续发展根基。

结语:信任比抽成更珍贵

灵犀互娱作为国内老牌游戏厂商,曾凭借《三国志·战略版》等作品赢得市场认可。然而近年来,其在新品运营中屡次因抽卡机制、客服响应、玩家沟通等问题引发争议,品牌形象持续受损。此次《代号鸢》的“吕布事件”,或许是压垮玩家耐心的最后一根稻草。

游戏的本质是提供快乐,而非制造焦虑。当玩家在深夜反复刷新邮箱、质问“你睡了吗我睡不着”时,厂商更应反思:我们是否正在用短期收益,透支用户的长期信任?

📊 舆论分布

45%
正面占比
45%
正面观点
25%
负面观点
30%
中立观点

💬 评论区

0/200

评论功能暂未开放

敬请期待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