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乐园玩家集体心碎:氪金数千元后陷入两难,情感与理智的拉锯战

📋 事件概述
暂无摘要
梦乐园玩家集体心碎:氪金数千元后陷入两难,情感与理智的拉锯战
近期,灵犀互娱旗下游戏《梦乐园》在玩家社区掀起热议。不少忠实用户在小红书上发声,表达对游戏运营策略的不满与无奈。一位玩家坦言:‘梦乐园最近又停氪了,谷子也不吃了,给角色P丑照玩梗,单平台道歉,外加付费心绪越来越敷衍……’ 这番话道出了许多长线玩家的共同心声。
情感绑架下的消费困境
该玩家进一步透露,自己曾为游戏投入数千元,原以为能持续获得优质内容与角色互动体验,却逐渐发现游戏更新缓慢、皮肤设计粗糙、活动缺乏诚意。尤其在最近一次活动中,官方为角色制作的‘丑照’被用于玩梗宣传,引发玩家强烈反感,最终仅以单平台简短致歉收场。
‘我本来想停氪的,结果酒帐、彩凤、金瓯厨还是会乖乖吃谷买皮肤。’
这句话透露出一种典型的‘情感依赖型消费’模式——玩家并非因游戏机制吸引而付费,而是出于对特定角色的情感执念。这种模式短期内能带来可观收入,但长期来看极易透支玩家信任。
皮肤经济膨胀,玩家钱包承压
与此同时,《战双帕弥什》的高物价也引发讨论。有玩家表示:
- 花费200元购买一套特效皮肤;
- 在57周年庆期间,叠加双倍重置与永久皮肤券,仍需花费400多元才能拿下7个皮肤;
- 其中包括4个128档三星皮与3个98档二星皮。
如此高昂的成本,让不少玩家开始重新评估自己的投入产出比。‘买皮肤像交税’已成为社区中的常见调侃。
灵犀互娱的‘佛系’运营争议
值得注意的是,灵犀互娱的整体运营风格也被指‘过于佛系’。有玩家参加展会时发现,相较于其他厂商的Coser表演、互动游戏和周边售卖,灵犀展台仅设纯展示区,无任何互动环节。甚至有玩家调侃:‘它家就是,纯展示,不卖东西,也不让人玩。’
尽管这种低调作风可能源于公司文化,但在竞争激烈的二次元游戏市场中,缺乏用户触点与情感连接,无疑会削弱品牌温度。
玩家的出路在哪里?
面对现状,许多玩家已选择退游或进入‘淡坑’状态。如《永七》《第五人格》《阴阳师》等网易系游戏,《白夜极光》《星痕共鸣》等腾讯系产品均已退出主力游玩列表。而仍在坚持的玩家,往往只为等待某个角色的新卡或复刻皮肤。
正如一位玩家所说:
‘在等巡游娜娜皮肤……什么时候复刻维拉一皮?我全都甘之如饴。’
这份执着令人动容,但也令人担忧——当游戏不再回馈玩家的热爱,这份坚持还能持续多久?
结语:别让情怀成为割韭菜的刀
灵犀互娱曾以细腻叙事与精美美术赢得口碑,但如今若只依赖角色情怀拉动消费,忽视内容质量与用户体验,终将失去核心玩家。希望未来能看到更多诚意之作,而非让玩家在‘跑路’与‘再等等’之间反复挣扎。
📊 舆论分布
💬 评论区
评论功能暂未开放
敬请期待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