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互娱校招被曝流程混乱:面试迟到、岗位错配引众怒

📋 事件概述
暂无摘要
灵犀互娱面试乱象引热议:校招生吐槽流程混乱、岗位错配
近日,一则关于灵犀互娱校招流程混乱的长篇吐槽帖在小红书上引发广泛讨论。该帖作者以亲身经历揭露了其在参与灵犀互娱提前批非文案策划岗位投递过程中遭遇的一系列问题,迅速引发游戏行业求职者的共鸣。
据该用户描述,其投递岗位后长达一个月未收到任何明确反馈,最终却被分配至一个与其专业背景及实习经历完全不相关的岗位。更令人不解的是,HR在晚上十点多临时通知次日面试,时间安排极为仓促,缺乏基本的专业性与尊重。
而第二天的面试过程更是令人失望:
- 面试官迟到十分钟,未作任何解释;
- 当候选人主动说明岗位错配的情况后,面试官并未调整流程或取消面试,反而表示“可以面一下”;
- 随后提出大量难度极高且与岗位无关的技术性问题,疑似借此消耗时间,被质疑“上班时间摸鱼”;
- 最终仍以“不合适”为由直接挂掉,全程无任何建设性反馈。
“感觉不是来招人的,是来完成KPI的。” —— 原帖中一句总结,戳中了不少游戏行业求职者的心声。
许多网友在评论区表示,类似经历并非个例。有用户指出,灵犀互娱近年来在校招中存在岗位匹配机制不透明、HR响应滞后、面试流程随意性强等问题。更有甚者反映,部分岗位笔试内容与实际工作方向严重脱节,导致真正具备潜力的候选人被误筛。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腾讯IEG、沐瞳科技、吉比特等公司在同期校招中展现出更高的专业度:
- 腾讯IEG某项目组面试官会深入挖掘简历细节,主动帮助候选人展示优势,并给予切实可行的改进建议;
- 沐瞳科技流程高效、反馈及时,笔试由项目组亲自出题并手动批改,体现对人才的重视;
- 吉比特甚至在初筛通过后专门发送确认邮件,尊重每一位候选人的投入。
反观灵犀互娱,作为业内知名的游戏厂商,本应在校招中树立良好雇主形象,却因流程管理粗放、HR与面试官协同缺失而频频“翻车”。这种“重筛选、轻沟通”的招聘模式,不仅损害了候选人的体验,也可能错失真正适合团队的人才。
在当前游戏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之间的较量早已不止于产品层面,人才争夺战同样关键。一场高效的面试,不仅是选拔人才的过程,更是品牌价值的传递。当越来越多求职者开始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真实体验时,企业的招聘口碑也将直接影响其长期发展。
对于灵犀互娱而言,或许是时候重新审视其校招体系:从岗位匹配机制到时间安排,从面试官培训到候选人反馈,每一个环节都值得优化。否则,即便手握优质IP与成熟产品线,也难以赢得年轻一代优秀人才的青睐。
📊 舆论分布
💬 评论区
评论功能暂未开放
敬请期待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