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美术成为武器:《如鸢》如何用诸葛亮立绘撕裂玩家社区?

📋 事件概述
暂无摘要
当美术成为武器:《如鸢》如何用诸葛亮立绘撕裂玩家社区?
在《如鸢》上线前夕,灵犀互娱或许未曾预料,一个角色立绘竟会掀起如此巨大的舆论风暴。诸葛亮,这位中国历史上最具智慧象征的人物,在《如鸢》中被重塑为一位融合古希腊神祇与观音意象的‘神性存在’,其抽象、空灵甚至略带诡异的视觉风格,迅速在小红书等平台引发两极分化。
立绘设计:神性压倒智性?
从美术角度来看,《如鸢》的诸葛亮立绘无疑极具冲击力。人物面容模糊而圣洁,长袍如云雾流动,周身光纹环绕,仿佛来自另一个维度的存在。官方设定中称其为‘天机之眼的化身’,强调其超越凡俗的预知能力。
然而,正是这种‘去人性化’的处理,触怒了大量玩家。他们认为,诸葛亮的核心魅力在于‘智近于妖’的谋略与人格魅力,而非‘神神叨叨’的神秘主义。将一位历史人物彻底抽象化,等同于剥离其精神内核。
有玩家讽刺道:
‘这不是诸葛亮,这是观音菩萨下凡兼职算命先生。’
社区撕裂:护官宝与反叛者的对峙
争议迅速演变为社区对立。一方玩家坚持认为这是艺术创新,应包容多元表达;另一方则怒斥其‘侮辱季汉’‘恨蜀汉入骨’,甚至怀疑灵犀互娱有‘刻意黑化’的倾向。
更有趣的是,部分批评者指出,这种争议本身可能是设计的一部分:
‘鸟的美术组难道审美低级到不知道这种立绘画出来会被骂?它当然知道,但它要的就是黑红。’
这种‘以骂为荣’的运营逻辑,使得每一次风波都成为免费的宣传素材。只要有讨论,就有曝光;只要有曝光,就有新用户涌入。
从荀彧到诸葛亮:灵犀的‘癫鸟’路径
回顾灵犀互娱近年作品,类似操作并非孤例:
- 《三幻》中荀彧的‘海带条’立绘,被嘲‘海带成精’
- 徐庶性转为女性角色,引发史实争议
- 多次新角色发布伴随大规模社区骂战
这些事件共同构成了一条清晰的路径:用极端美术设计制造话题,用争议维持热度,用强度留住用户。
创新的边界在哪里?
艺术创新固然值得鼓励,但当创新以牺牲用户情感为代价,是否还能被称为‘进步’?
《如鸢》的诸葛亮或许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它也提醒我们:在游戏创作中,历史人物不仅是一个IP,更是一种文化记忆。如何在尊重与重构之间找到平衡,或许是所有开发者都应深思的问题。
📊 舆论分布
💬 评论区
评论功能暂未开放
敬请期待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