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卡机制再遭质疑:玩家怒斥《代号鸢》“阴间玩法”设计

📋 事件概述
暂无摘要
抽卡机制再遭质疑:玩家怒斥《代号鸢》“阴间玩法”设计
继剧情争议后,灵犀互娱旗下《代号鸢》再次因游戏机制问题登上热搜。大量玩家在小红书发声,控诉游戏中抽卡系统存在“大穷神”“大衰神”等负面状态叠加,导致连续多次获得低属性角色,甚至出现“一连串单属性减少”“投出一堆1点数值”的极端情况,直言:“这玩法太阴了!”
“非酋”的绝望:当运气成为唯一门槛
在一款主打策略养成与角色收集的手游中,抽卡机制本应是激励玩家的核心动力之一。然而,《代号鸢》近期更新后引入的“命运轮盘”系统却引发了广泛不满。
据玩家反馈,该系统在十连抽基础上加入了“命运判定”机制:每次抽取会随机触发“吉兆”“平运”或“凶签”。而所谓“凶签”,不仅可能产出低星角色,还会附加“属性削减”“技能失效”“成长系数降低”等永久性负面效果。
“我连着三次抽到‘大衰神’,新角色三项属性全减,这还怎么玩?”一位ID为“风起长安”的玩家愤怒表示。
机制设计背后的“心理操控”
有游戏机制研究者指出,此类设计本质上是一种“负向强化循环”:通过制造挫败感,促使玩家产生“再抽一次就能扭转命运”的心理预期,从而提高充值意愿。
更值得注意的是,系统并未在更新公告中明确说明“属性减少”为永久状态,导致许多玩家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培养了“废卡”,后期才发现资源浪费严重。
玩家呼吁透明化:拒绝“黑箱操作”
面对舆论压力,部分玩家发起联名请愿,要求灵犀互娱:
- 公开抽卡算法权重;
- 移除永久性负面属性设定;
- 对已受影响账号进行补偿。
与此同时,社区中也出现了技术党对抽卡数据的统计分析。一位用户整理了200名玩家的5000次抽卡记录,结果显示:
状态类型 | 出现频率 | 伴随负面效果比例 |
---|---|---|
吉兆 | 12% | 0% |
平运 | 68% | 5% |
凶签 | 20% | 93% |
数据表明,“凶签”虽非最高频,但其带来的负面效果极具破坏性,且集中出现在高价值卡池中,疑似存在定向调控。
行业反思:抽卡机制何时才能真正“阳光化”?
《代号鸢》此次风波再次将国产手游的抽卡伦理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尽管监管部门已要求公示概率,但对于“衍生状态”“隐性惩罚”等新型机制仍缺乏明确规范。
有评论指出:
“玩家不反对随机性,反对的是被欺骗。如果机制复杂到需要用Excel才能算清得失,那它就已经违背了游戏的本质。”
灵犀互娱能否正视反馈,调整机制,或将决定《代号鸢》能否从一款“话题之作”走向“长线精品”。
📊 舆论分布
💬 评论区
评论功能暂未开放
敬请期待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