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爆款”到“长红”:灵犀互娱的长线运营神话与信任危机

来源:微博热搜 #26
时间:2025年09月26日 21:01
作者:编辑部
从“爆款”到“长红”:灵犀互娱的长线运营神话与信任危机

📋 事件概述

暂无摘要

从“爆款”到“长红”:灵犀互娱的长线运营神话与信任危机

近日,灵犀互娱再次成为游戏圈热议的焦点。一方面,其旗下多款产品在2025年9月24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公布的新一批游戏版号中成功获批,彰显了公司在行业内的持续布局与官方认可;另一方面,围绕新作《如鸢》的争议却愈演愈烈,玩家情绪激烈,质疑声四起,甚至演变为一场涉及品牌定位、团队分裂与用户信任的全面危机。

长线运营显成效,产品矩阵持续扩张

据微博用户@財家花之味園藝发布的消息,2025年9月共有156款游戏获得版号,其中包括腾讯、网易、米哈游、灵犀互娱等头部厂商的重点产品。这一批版号的获批,意味着灵犀互娱在产品研发和合规推进上依然保持强劲势头。结合解说夜色yyy发布的头条文章《从“爆款”到“长红”,灵犀互娱长线运营现奇效》,可以看出公司在现有产品线上正通过精细化运营实现生命周期的延长与价值的深度挖掘。

过去几年,灵犀互娱凭借《三国志·战略版》等产品树立了“长线运营”的行业标杆。其成功不仅在于初期的市场爆发力,更在于后续内容更新、用户维护与商业化节奏的精准把控。这种“从爆款走向长红”的模式,曾被视为国产手游可持续发展的典范。

《如鸢》风波:标签之争引爆信任危机

然而,当前的舆论风向却并不乐观。自《如鸢》上线以来,关于其是否为“女性向”游戏的争议持续发酵。9月26日,#灵犀互娱称如鸢从未有女性向标签# 登上热搜,引发大量玩家不满。

多位用户在微博表达了强烈质疑:

  • @kukumu张 指出:‘其实道歉、整改、开除、全女团队接受采访,这场危机公关组合拳下来就可以最大化降低损失……但他们非要唱反调,因为并不觉得自己错。’
  • @我可是不听不听品 质疑:‘那现在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鸢一个公司,代号鸢一个公司,灵犀互娱一个公司,看笑话的注定成笑话本身?’
  • @djhv的 更是直言:‘一睁开眼看到这个给我笑醒了,灵犀互娱、代号鸢、如鸢你们仨真是个笑话,自己内部分裂还要玩家受罪。’

这些言论反映出玩家群体对品牌混乱、沟通失序的极度失望。更有甚者,@好运小鱼中双签 痛批:‘五个曹植你要脸吗???你好意思说你概率正常吗?’直指游戏抽卡机制存在严重问题,涉嫌诱导消费。

内部割裂?品牌管理失控的信号

值得注意的是,多个用户提及《如鸢》与《代号鸢》的关系,暗示两者可能存在团队分裂或资源争夺的情况。尽管尚未有官方证实,但‘割席’一词频繁出现,暴露出公众对灵犀互娱内部管理是否协调的深层担忧。

更讽刺的是,当其他厂商在危机发生后迅速采取道歉、补偿、调整策略等补救措施时,灵犀互娱的态度被普遍认为‘高高在上’‘缺乏共情’。正如@kukumu张所言,‘这么浅显的应对措施大家都懂,他们也懂,但就是不执行’,这种‘明知故犯’的姿态进一步加剧了玩家的对立情绪。

结语:长红之路,始于用户信任

灵犀互娱曾以长线运营书写行业佳话,但今天的困境也提醒我们:再精妙的数值设计、再成功的运营模型,都无法替代最根本的用户信任。当玩家感到被欺骗、被忽视、被玩弄于股掌之上时,任何‘爆款’都可能迅速滑向‘暴雷’。

未来,灵犀互娱若想真正实现‘长红’,不仅要在产品层面持续创新,更需在品牌沟通、用户关系与内部协同上重建秩序。否则,今日的‘行业标杆’,或许终将成为明日的‘反面教材’。

📊 舆论分布

45%
正面占比
45%
正面观点
25%
负面观点
30%
中立观点

💬 评论区

0/200

评论功能暂未开放

敬请期待后续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