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犀互娱的‘黑红哲学’:从《如鸢》争议看游戏公司的流量博弈

来源:小红书热搜 #50
时间:2025年11月04日 21:02
作者:编辑部
灵犀互娱的‘黑红哲学’:从《如鸢》争议看游戏公司的流量博弈

📋 事件概述

暂无摘要

灵犀互娱的‘黑红哲学’:从《如鸢》争议看游戏公司的流量博弈

在2025年的游戏市场,热度往往比口碑更重要。而灵犀互娱,正以一种近乎极端的方式,诠释着这一现实逻辑。《如鸢》诸葛亮立绘事件,不过是其长期‘黑红运营’策略的最新注脚。

什么是‘黑红’?

‘黑红’,即通过制造争议性内容引发广泛讨论,即便被骂也能获得巨大流量。在短视频与社交媒体主导的今天,只要能上热搜,骂声也是声量

《如鸢》的诸葛亮立绘,正是这一策略的典型产物。其设计刻意打破常规,挑战大众审美底线,目的不是讨好所有玩家,而是确保‘没人能忽视它’。

争议即流量:一场精心策划的舆论战?

有网友尖锐指出:

‘这个立绘就是故意画成这样的……它们要的就是争议,要的就是黑红,要的就是护官宝给它洗地。’

这种说法虽显偏激,却不无道理。从过往案例看,灵犀互娱似乎深谙‘负面营销’之道:

  • 每次新角色发布,必有大规模社区争吵
  • 美术风格屡次突破玩家接受阈值
  • 官方从不正面回应争议,任由话题发酵

这种‘放任自流’的态度,实则是一种高明的沉默策略——不解释,不道歉,让舆论自行燃烧,最终转化为不可忽视的市场声量。

从《三幻》到《如鸢》:一脉相承的运营基因

灵犀互娱的母公司为阿里系,虽背靠大厂,但在竞争激烈的游戏市场中始终未能稳居头部。于是,它选择了一条‘非主流’路径:

  1. 极致美术风格化:不追求大众审美,而是打造强识别度的视觉符号
  2. 高频内容争议:通过性转、抽象化、解构历史等方式制造话题
  3. 强度留住用户:即便美术被骂,但角色强度在线,玩家最终‘边骂边抽’

这种模式虽有效,但也伴随着巨大风险:品牌口碑持续受损,核心用户逐渐流失,长期发展堪忧。

黑红能走多远?

短期来看,黑红策略确实能带来可观的用户增长与话题曝光。但从长期看,一个始终处于争议漩涡中的品牌,难以建立真正的用户忠诚。

当玩家不再愤怒,而是彻底冷漠时,那些曾经喧嚣的热搜,终将归于沉寂。

📊 舆论分布

45%
正面占比
45%
正面观点
25%
负面观点
30%
中立观点

💬 评论区

0/200

评论功能暂未开放

敬请期待后续更新